不少在校法学生都有一些共同的困惑,就是法条怎么背,该怎么去背。还有就是记忆能力对律师来说重不重要?是不是从事行业的法条都要清楚?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关于律师和法条还有记忆力的联系。
1、进入律师行业的个体本身已经过筛选
1)选择做律师的人
选择当律师的多半喜欢新鲜事物,喜欢挑战,这部分人本身记忆能力可能就不差。
2)能成为律师的人
众所周知,当律师得通过司法考试(现在叫法考),你记不住东西,通不过考试,当不了律师。
3)能持续做律师的人
律师行业很苦,尤其是前几年,别看现在法科毕业生越来越多,进入律师行业的,尤其是进入几年后还没被淘汰的,记忆力能差?
2、律师行业的特色
1)熟能生巧
律师工作本身,决定了你必须熟悉大量法条,不记不行……;
2)长期训练
因工作需要不停记忆,日复一日的训练,记忆能力差不了
3)是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而不是死记
很多人觉得法条是靠背的,这话不能说不对(比如民事诉讼上诉期几天,这个只能靠背),但至少不全对,因为更多的条文,是要靠理解的,比如现在是疫情期间,很多人主张不可抗力免责,《合同法》规定适用不可抗力的前提是及时通知合同相对方,这个需要记吗?你从合理性上也能想得到,疫情出现的时候你一声不吭,人家以为你照常履行了,结果期限到了你不付钱跟人家说不可抗力免责,你玩人家呢?
4)提前记忆
律师给你提供解答,尤其是给客户提供法律服务,之前都是做过大量功课的,你可能只看到他随口说出几十个法条,但实际上那是多少夜以继日的成果。
3、从受众的角度说:
1)信息不全面
平常人对律师的印象,很多是通过电视剧、他人转述等建立起来的,而通过这些途径接触到的,当然都是律师高大上的一面,除了记忆之外,其他比如高大上、西装革履、口若悬河、年入百万等,都是这个道理;
2)律师的忽悠
真的和律师有过接触的,你能看到的,也只能是律师滔滔不绝地说着他滚瓜烂熟的东西,至于他记不住的?不好意思,他也没法跟你说。
3)记忆偏差
人本身对吃惊的东西印象较为深刻,律师中有记性好的,也有不好的,大部分人因看到部分律师记性好而印象深刻,进而产生了“律师记性好”的想法。